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除了大城市,當前中小城市盲目建設的低品位、低質量的“短命建筑”不斷增多。“建筑短命”現象違背城市發展規律,沒有文化積淀的鋼鐵水泥森林式城市,難以充分體現城市價值。政府在地價升值、發展經濟方面獲益,但在文化、歷史、民意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也存在隱形損失。
根據專家測算,如果合理規劃,有效提升建筑使用年限,每年可節約數百億元資金,減少大量建筑垃圾、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現在,我國建筑技術日臻成熟、現代化,未來因建筑質量低劣而短命的建筑可能只是極少數,當務之急是處理好發展速度、規模和合理科學規劃的關系,克服地方政府僅注重解決城市暫時困難而忽視未來長遠發展的弊病,盡量避免走彎路。恒眾管道伸縮器、傳力接頭系列產品使用年限可達十年之久,創新延長了此類產品使用年限。
強化監管,增強規劃權威性、嚴肅性、延續性和執行力,重大工程隨意拆建造成嚴重浪費,應嚴肅問責。需對每個大型建筑來龍去脈都搞清楚,建設和拆除都有透明程序,都要明確責任,就不會產生這么多的浪費。
建筑不僅是政府工程,更是老百姓民生工程,應重視發揮城市居民和規劃專家在決策中的作用,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包括建筑的規模、選址、體量、風格等方面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