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強制執行的最后期限。在此期限之后,生活飲用水必須滿足106項指標的檢測標準。該標準在2007年正式提出時,考慮到改造和升級的難度,給予供水行業5年的改造期,如今大限將至,供水企業的設施改造進展如何?
我國計劃到2015年,各省(區、市)和省會城市實現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全部106項水質指標檢測能力全覆蓋,地級城市具備水質常規指標和本地區重點非常規指標的檢測能力,縣級市和縣城具備水質常規指標的檢測能力。
也就是說,發改委對于新國標,再次給予了近3年的“緩沖期”。對于這樣一個關系全民的國標,為何遲遲難以落地?雙法蘭限位伸縮器小編調查到了其中緣由:行業普遍虧損,無法負擔高額的改造費用,自從中央財政大幅度減少對地方建設的投入之后,水廠的資金來源只能依靠提高水價的單一來源。今年的7月1日,所有供水企業,都將全部執行106項水質新標準,并強制定期檢測和達到檢測限值。波紋伸縮器小編覺得,還是要從根本解決,當前最迫切的是進行飲用水立法,以法律強制力的方式使企業保障安全供水與獲得相應的政策扶持對應起來,使政府關注民生和對民生工程的投入對應起來,使市民獲得優質的供水服務與為之支付合理的水費對應起來。http://www.xiange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