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鑄鐵伸縮器和球墨鑄鐵伸縮器的通用技術
適應范圍
1.1本條件適應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灰鑄鐵伸縮器 和球墨鑄鐵伸縮器鑄 件毛坯
1. 2鑄件毛坯應符合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的規定,圖紙及技術文件未注明的按本技術條件的有關規定執行。
2. 表面質量
2.1鑄件表面不允許有冷隔、裂紋、鐵豆、縮孔及影響外觀的殘缺類缺陷(如欠鑄、機械損傷)
2.2鑄件的型砂、芯沙、芯骨、澆冒口和飛邊應清除干凈,非加工面的澆冒口殘留、多肉、粘沙應鏟磨平整
2.3非加工面均需噴丸或滾筒處理。
3. 鑄件毛坯公差按下表(單位mm)
基本尺寸 | 公差 | 基本尺寸 | 公差 | 基本尺寸 | 公差 |
≤10 | ±2.1 | >63~100 | ±3 | >630~1000 | ±5.5 |
>10~16 | ±2.2 | >100~160 | ±3.5 | >1000~1600 | ±6.5 |
>16~25 | ±2.3 | >160~250 | ±4 | >1600~2500 | ±7.5 |
>25~40 | ±2.5 | >250~400 | ±4.5 | >2500~4000 | ±8.5 |
>40~63 | ±2.8 | >400~630 | ±5 |
4、拔模斜度
4. 1起模斜度在鑄件的加工面上時以增加鑄件尺寸的形式,即基本尺寸定在起模斜度的小端
4.2起模斜度在鑄件的非加工表面上時以減少鑄件尺寸的形式,即基本尺寸定在起模斜度的大端
4.3起模斜度值按下表
起模面高度 | ≤10 | >10~40 | >40~100 | >100~160 | >160~250 | >250~400 |
起模斜度≤ | 2°55′ | 1°25′ | 40′ | 30′ | 25′ | 25′ |
正切值 | 0.051 | 0.025 | 0.012 | 0.009 | 0.007 | 0.007 |
起模面高度 | >400~630 | >630~1000 | >1000~1600 | >1600~2500 | >2500 | |
起模斜度≤ | 20′ | 20′ | 20′ | 15′ | 15′ | |
正切值 | 0.006 | 0.006 | 0.006 | 0.004 | 0.004 |
5、鑄件的錯箱值不得大于1.5mm,且不得與上表的公差值相加。
6、加工余量
6.1 確定回轉體的加工余量時,基本尺寸可取其直徑或高度中的較大值。
6.2 鑄件毛坯頂面(相對澆注位置而言)的加工余量可取相同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的1.4倍
6.3 直徑小于50mm的孔可以不鑄出。
6.4 加工余量值見下表,表中每欄兩個加工余量值,上面的數值以一側為基準進行單側加工的加工余量值;下面是雙側加工每側的加工余量值。
。
基本尺寸 | 加工余量 | 基本尺寸 | 加工余量 | 基本尺寸 | 加工余量 |
≤100 |
5 3.5 |
>250~400 |
9.5 7.5 |
>1000~1600 |
15 12 |
>100~160 |
6.5 5 |
>400~630 |
11 8.5 |
>1600~2500 |
17 13 |
>160~250 |
8 6 |
>630~1000 |
13 10 |
>2500~4000 |
19 15 |
7.內在質量要求
7.1 鑄件毛坯的機械性能應符合GB/T9439《灰鑄鐵伸縮器鑄件》和GB/T1348 《球墨鑄鐵伸縮器鑄 件》的相應要求。
7.2 鑄件經加工的相對運動配合表面不得有縮松、氣孔、沙眼和裂紋等缺陷存在。
7.3鑄件非外露的其它加工面上允許有輕微的縮松和非聚集的缺陷孔眼,其最大尺寸不大于4mm,深度不大于3mm且不大于壁厚的1/4,在100mm×100mm范圍內不得多于2個,相互間距或距邊緣不小于10mm,且一個表面不多于10個。